首页

北京琪主语言羞辱踩踏吐奶

时间:2025-05-22 19:42:56 作者:中方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 浏览量:65195

  中新网武汉3月20日电(梁婷 王政)春耕时节,湖北迎来春灌用水高峰。在湖北荆门,工作人员在漳河数字孪生平台上输入灌溉水量,总干渠灌排闸门自动打开,清水顺着渠道流进田间。

  漳河灌区位于湖北江汉平原西北部,地跨荆门、荆州、宜昌三市,为湖北省最大灌区、全国九大灌区之一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60.52万亩,现有耕地面积438.82万亩,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。由于灌区渠道众多,水系错综复杂,闸控单元多,灌溉时无法全面把控水流环境,对精准调水需求迫切。

  当“水网”连上互联网后,灌区春灌变得智能高效。湖北移动运用“连接+算力+能力”建设一云一池两平台、5G+智能闸控平台、5G+智能感知体系、灌区可视化运行舱,实现漳河灌区智慧孪生。“一张图”在线监测,“一张网”统一调配,实现从粗放灌溉到精准调度。

“漳河一张图”数字孪生平台。王政 摄

  荆门移动政企部副经理饶毅介绍,通过建设灌区信息化基础云、数据资源池、应用支撑平台、智慧使能平台,为智慧灌区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、基础组件和公共服务能力,利用专业模型通用算法等支撑上层智能应用。

  目前,漳河灌区已建成一张覆盖全灌区的通信网,同时利用智能终端和光纤、5G网络技术,建设取水、供水、灌溉、排水等自动控制体系,实现骨干渠道灌排闸门现场及远程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测,达到计划配水、精准灌溉,高效利用水资源目标。

  漳河管理局防办副主任冯天权介绍,基于信息化成果,灌区实现了灌溉工程安全运行可视化管理、水利工程安防管理、违规行为劝阻、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。同时还初步构建了符合灌区的水资源调配、水旱灾害防御等多项数字化应用场景模型,对灌区各项工作进行数字映射、综合预测和辅助决策。

  近年来,湖北建设智慧水网守护“荆楚安澜”。通过5G技术解决引江补汉工程跨区域连接问题,并结合AI、北斗、视联网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同步提升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;为随州、宜昌、黄冈等地千余座水库装上“千里眼”,为水库蓄水防洪提供信息技术支持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《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

资料显示,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亿斤,比2022年增产了177.6亿斤,再创了历史新高,人均粮食占有量就达493公斤,比2022年又增加了7公斤。

20余批次消博会展品进境通关

“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!”作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,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绿农兴云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介绍,合作社组建了大桃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队,开启了绿色植保、防控、疏花疏果、套袋等多项标准化种植。短短三年时间,服务果农3000多户,果农增收2500多万元。近年来,合作社与农林科学院合作,创建了“科技小院”,引进了多个科技创新项目,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,更为果农打开了科技创新致富新路。

【最华人丨新华人面孔】曾敬涵:以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

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淑梅表示,《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》将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贸易法的协调统一,是通过不断完善海洋法治,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、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实践。

2024港姐前三甲揭晓 倪乐琳夺冠

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,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,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,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,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。

载歌载舞迎丰收

“我和我师兄在南极的考察和采样互为补充。”刘鸿伟透露,作为第7次中国-智利联合南极科考队队员,他此行乘坐智利的贝坦索斯科考船,在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开展采样工作。“在船上,我们会采集沿途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和海水样品。然后,乘坐橡皮艇登陆约19个考察点完成沉积柱样品采集。”刘鸿伟介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